星期一, 5月 18, 2009

親子談判技巧

教養孩子若要得心應手,不是要求孩子事事順從,也不是大人時時自我壓抑,其中一定有些具體做法,可以讓雙方改善微妙的關係。做爸媽的明知對孩子的態度要好一點,可是不知為什麼一與孩子發生爭執,老大的作風又上來了,可能看到孩子無法溝通的態度,可能感覺到孩子太不懂事,可能想到爸媽的經驗怎會比不上一個小蘿蔔頭,於是「不要再講了,不行就是不行,」「這個家由我做主,聽我的就是了」「你再吵,就揍你」「你敢這樣做,我會跟你沒完沒了」「走出這個大門,就不要給我回來」脫口而出,甚至可能說出更火辣,更具殺傷力的氣話。這些氣話常常是造成親子溝通危機的導火線,更有可能是小孩子學習面對衝突的潛在作法。
 
談判係指共同商議解決問題,也就是當個人或團體為滿足自己的需要,而與其他個人、團體交換意見,經雙方同意,即是談判。談判並不一定要上談判桌,它也可說是一種共同決定的過程,或是一種比較和選擇的過程。(張慶勳 2002)

民主式的親子關係促使家庭成員更能各抒己見,相對的各種衝突也因而產生,為解決問題,親子談判已是常被運用的方式:

親子談判的天平:
  1. 有備無患:先了解自己的立場、探究孩子的思考模式,擬出談判不同結果的變通方案,不要死守一條底線。
  2. 培養定力:及早做好隨時談判的心理準備,培養談判時的定力。
  3. 寧可輸,也不要破裂:父母親宜視本身籌碼的多寡,抱持「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材燒」的心理準備,對談判結果依序選擇「贏、和、 輸、破裂的策略」。
  4. 掌握談判開場關鍵:談判開始的氣氛非常重要,父母親宜仔細觀察談判開始的氣氛,妥善運用發問技巧。
  5. 不要大幅讓步:若是為尋求孩子的合作,或是為順應某種情勢時,宜逐步漸進的以附帶條件的討價還價方式慢慢讓步。
  6. 勇於面對困難情境:任何親子間的談判都是一個新的、具有挑戰性的情境,困難勢所難免,不要畏懼免得遭孩子識破而處於不利。
親子談判的愛:
  1. 試探:「假如你願意和爸媽合作,你將會得到好處的。」試探孩子的底線。
  2. 營造恐懼感:「假如你不同意,以後就沒機會了」,攻擊孩子的弱點。
  3. 設圈套:「你會認真負責嗎?」「你會三分鐘熱度嗎?」帶答案問問題,達到目的。
  4. 說服:運用掌握對方立場和想法、熱情專注、身體語言、組織架構能力等說服技巧。
  5. 借東風:運用第三者的力量。使目的容易達到,此臨門一腳通常可以包括人、地、物或資料。
  6. 黑臉與白臉相互運用:採用「先黑臉,後白臉」的技巧,先由父母一方先拒絕,後由另一方出面談判。記得「你要和我談,還是要爸爸和你談!」
  7. 分期付款:「這是個好的開始,我們已經有了共識,以後我們再慢慢談。」緩兵之計。
  8. 妥協:當父母籌碼不足且不想使談判破裂時,可稍作妥協以使談判能繼續下去。父母與孩子接觸頻繁,舉凡生活管理、學業、金錢使用、朋友關係、價值觀…等協商經常出現在餐桌上、客廳裡、或是孩子的房間。因此聰明的父母,自然不能是談判的劣勢者,透過談判的策略與技巧,陪小孩子作決定,贏得父母的尊嚴也贏得孩子的心,更能以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,營造講理的理性親子互動。
文/周進科 (轉載自南投縣親職教育網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