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勿以為三四歲的幼童不懂大魚吃中魚、中魚吃細魚的類比推理之道,港大研究發現,香港幼兒的類比推理能力勝美國幼兒,逾六成港童面對兩種事物關係時,能清楚分辨誰是「大魚」、誰是「中魚」,但美國只有四五成幼兒做到,學者相信這與中國人在孩子很小時已覑重教導人、物關係有關。
類比推理(analogical reasoning)是兒童認知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學習機制,港大心理學系講座教授區潔芳解釋,「例如打桌球,孩子明白只篤一個波,這個走動的波會碰撞到其他波,令其他波再走動,其實就是骨牌效應的道理」。
為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對兒童建立類比推理能力的影響,區潔芳與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人員分別在本港及美國找來61和58名來自中上家庭的三四歲學前幼童為研究對象,透過一系列羅列了人物關係,以及加入干擾資訊的圖像作評估(見圖)。
區潔芳說,在單一關係的圖像類比推理(圖一)環節,港美幼童表現相若,但當出現了兩重人物關係(圖二),媽媽伸手找囝囝、囝囝伸手找曲奇,明顯較多香港幼童明白當中關係,能推理到男人伸手找小狗、小狗伸出前臂找骨頭,那小狗的角色就是囝囝,答對比率達62%,而美國兩組幼童的答對比率分別只有44%和55%。
六成港童明白兩重人物關係
當辨識的圖畫進一步加上干擾元素,將原來放在一旁的盆栽,轉換成小男孩(圖三、圖四),不論港美幼童,均有約六成答錯當中類比關係,部分會認為原先伸手取曲奇的男孩,就是新圖畫中站在一旁的男孩,一些更會迷失了,亂指一通。
籲家長多教背後道理
研究結果顯示,港童在面對多種關係時,類比推理能力較優勝,區潔芳比喻﹕「就像大魚吃中魚、中魚吃細魚的關係,兒童明白中魚是誰,大魚是誰,這不在於魚的形態,是在於背後的道理。」她認為,這是因為中國人在兒童很年幼時,已教導他們學習人物關係及互動關係,例如別人給你東西便要說謝謝。相反,西方社會教導小孩時,較多以物件為中心,如教幼童叫出不同物件的名稱。區建議本港家長教導子女事物時,不妨多說背後的「道理」,「簡單去解釋,有興趣的話,幼童明白便會應用,但千萬不要變作填鴨式訓練!」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