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又害怕,又要用,不少人對微波爐就是如此「愛恨交纏」。面世62年,負面傳聞不斷,但觀乎電器店提供的牌子及款式,似乎無損銷情。微波爐究竟對人有沒有害?
多重保障防泄微波
問﹕微波爐會否泄漏微波?
答﹕香港理工大學高級健康安全及環境事務主任霍超倫表示,微波爐的門關上,才能啟動來煮食。就算在煮食中途爐門意外被開啟,微波爐內產生微波的磁控管(magnetron)即停止運作,不會產生微波,更談不上泄漏。
爐門上佈滿小圓孔的金屬網,也是一項安全裝置,由於微波的波長較這些圓孔大,因此不會穿過爐門而泄漏於爐外。
一般而言,微波爐很少會泄漏微波。不過,若微波爐曾受碰撞或不妥善地搬動,以致爐門不能穩妥地關上,微波爐啟動時,微波便有機會從門隙泄漏。要知道有沒有微波泄漏,霍超倫建議可聯絡代理商檢查。
跟X光輻射不同
問﹕微波爐對人體有沒有害?
答﹕霍超倫指出,微波屬「非電離輻射」,跟X光及伽瑪射線等「電離輻射」不同,後者無論穿透能力或能量都要高,微波則低得多。
眼睛生殖系統較「敏感」
另一方面,以目前科學界所知,眼睛及生殖系統對微波較「敏感」,長期接觸微波所產生的熱力,會增加患上白內障及影響男性生殖能力的機會,但不是說吃由微波爐「叮」熱的食物會有風險,而是指人體直接接觸微波而言。
家用微波爐由金屬製造,產生微波的磁控管密封在爐身,加上微波會被爐內壁的金屬板反彈,再被食物的水分子吸收,因此人體並不會直接接觸內裏的微波。
不過,霍超倫提醒,為安全計,微波爐運作時,還是不要站在它前面。據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網頁指出,距離爐身20吋遠,身體所接觸的微波——萬一有泄漏的話,是爐前2吋所接觸的百分之一。由此可見,距離愈遠愈保險。
微波爐煮食 無證據增致癌物
問﹕吃微波爐烹調的食物,會否致癌?
答﹕不少人有此疑慮。有傳食物被加熱後,微波會殘留在食物中,又指微波爐煮食時會把食物中的氨基酸轉化成致癌物。
事實上,「叮」一聲時間一到,微波爐便停止運作,爐內不再有微波產生,也不會殘留在食物內。
互聯網流傳「肉類微波後會產生一種致癌物d-NitroSodienthanolanines」,相信是指N- Nitrosodiethanolamine(NDELA),目前它仍被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」(IARC)列為2B組,即動物實驗證明可致癌,但尚沒有證據指可令人類患癌。本港消費者委員會於2005年11月出版的《選擇》月刊指出﹕「……暫時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烹煮食物,包括用微波爐煮食,會產生 NDELA。」
更能保存維他命
本港食物環境衛生署曾綜合科學證據,於同年6月發表報告指出,沒有證據證明以微波爐加熱食物,會增加致癌物;一些研究更發現,針對某些食物如煙肉等,微波爐烹調較其他煮食方法,產生較少疑似致癌物。報告也提及,微波爐煮食不會對食物中蛋白質、脂肪、維他命及礦物質有所負面影響,反而更能保存維他命及鉀質。
破壞西蘭花抗氧化物
不過,微波爐可能是食物中抗氧化劑的「剋星」。據2003年10月英國科學普及雜誌New Scientist報道,西班牙科學家比較蒸法、壓力鍋、水焯和微波爐,何者最能保留西蘭花中抗氧化物「類黃酮」(flavonoids),結果微波爐大輸——破壞所含的九成半類黃酮,蒸法大勝——只破壞一成多,原因與煮食溫度較高有關。
霍超倫指出,坊間對微波爐煮食的疑慮,可能來自部分實驗室或動物實驗的結果。事實上,一些科學爭議還未有定論,原因是不同的科研隊伍,各自得出正面或反面截然不同的研究結果。微波爐烹調對食物營養或人類健康的影響至今莫衷一是,就是這個情。
陶瓷食具飱叮鱓
問﹕什麼食具適合放進微波爐?
答﹕很多人都懂得使用「微波爐
專用的塑膠飯盒,它以聚丙烯(polypropylene,PP)製造,即回收用「三角嘜」內以「5」標示的塑膠,可受熱最高120℃。留意不宜以它「叮」油分太高的食物,原因是恐怕它在微波爐加熱時超過溫度上限,令塑膠物質釋出,最好改以陶瓷(鍍金屬邊的除外)食具盛載。
仿瓷餐具不宜叮
此外,仿瓷餐具(又稱美耐皿,melamine)也不宜放進微波爐中,本版去年曾訪問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高級講師楊志雄,他表示,這類塑膠本身亦可以被微波加熱,導致自身燒焦並變成深褐色。
文﹕姜素婷
圖﹕郭慶輝、秦偉
編輯:賴宇曼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