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島區最受歡迎的直資男校——聖保羅書院小學,去年就收到725份報名表,平均8.1人角逐1個學額,是甚多家長的心儀小學之一。今日請來校長陳慕珍親自解答各位家長的問題。
「獲取錄的小孩大部分並無提交個人檔案」
問﹕遞交申請表時,需要提交孩子的個人檔案(Portfolio)、獎狀或其他興趣班的資料嗎﹖製作精美,甚至加上孩子教育基金資料、家長事業目標等,會否增加入學機會﹖
聖保羅書院小學校長陳慕珍認為,家長只要清楚填妥報名表,及提交校方要求的文件,便毋須額外附上小孩的個人檔案。她說﹕「我印象中獲取錄的小朋友中,大部分並沒有提交個人檔案。」
不過,若家長很想遞交孩子的獎狀及其他資料,校方亦不會拒絕,但未必一定能增加入學機會。
至於教育基金、家長事業目標等,她說﹕「這些一概與小朋友入學無關。」
「無任何課外活動,但面談表現好,亦有機會」
問﹕學校是否著重孩子的課外興趣,特別是音樂活動,並作為收生參考準則之一﹖
聖保羅書院小學的申請表上,除了有音樂類課外活動可填寫外,亦同時有體育、美術及其他項目,陳校長指主要看孩子是否有均衡發展的潛質,不會因項目特多而加分。她說﹕「就算孩子無任何課外活動,但面談表現很好,亦有機會被取錄。」課外活動僅參考之一,陳校長指他們亦會參考幼稚園老師的評估,面見表現亦重要。她說﹕「若活動寫滿紙,來面見卻不理睬我,我亦不會給他學位。」
問﹕坊間有些教育機構建議家長讓孩子學習「另類」樂器(如豎琴)或活動(如騎馬),以增加「入學勝算」,是否屬實﹖
陳校長表示,有些家長因為家庭傳統,喜歡讓孩子學習某種特別活動,例如全家都學弦樂,她十分支持,但她表示並不會因而增加獲取錄的勝算。
「我喜歡學校裏有不同性格的小朋友」
問﹕若孩子個性較內向、慢熱,面試時是否較吃虧﹖如何才能突出個人優點﹖
陳校長覺得小朋友在5歲階段,無必要教他不自然的、人工的技巧,以突出個人優點。她說﹕「慢熱不等於一句話也不說,只要不是5分鐘說不出一句話就可以。我也接觸過慢熱內向的孩子,但他們亦樂於交談。害羞有害羞的表達方法,我也喜歡學校裏有不同性格的小朋友。」
「學校有多種類型的學生」
問﹕最喜歡和最多取錄哪類型與哪間幼稚園的學生﹖
陳校長表示他們有多種類型的學生﹕音樂型、讀書型、反斗型、文靜型、運動型等等。而據她記憶所及,申請者多來自中西區各間幼稚園,她說﹕「各間幼稚園都有值得給予學位的小朋友。」故篩選時絕無任何偏好。
「面見話題環繞日常生活」
問﹕面見的內容及要求如何﹖會考孩子的能力,如英語、普通話、音樂演奏等各方面的能力嗎﹖有何評選準則﹖
上述均非陳校長考核的範圍,她說﹕「我們依照教統局指引,話題環繞小朋友日常生活經驗,不排除給他看一本兒童書或獨立圖片,又或用物件引出一些話題。」面見主要看孩子臨場表現,至於孩子的學術成績,則會參考就讀學校的評估報告。家長應留意該校雖為直資小學,但仍有計分制度,例如兄長、父親曾在該校(包括中學部)就讀,小朋友可加分﹔校長亦會根據孩子面見表現加分。
問﹕面見前要準備什麼﹖
陳校長認為帶小朋友到陌生地方,最基本是給他心理準備,了解來這學校做什麼。其次是一些家庭平日應有的基本禮貌訓練,包括傾談時有目光接觸﹔適當時說「多謝」與「唔該」﹔與人合作﹔不要跑來跑去等。故陳校長覺得除非孩子「學極都學不會」,否則毋須參加面試班由專人訓練。
「家長背景完全無關,全職媽媽不會有優勢」
問﹕家長的背景和學歷與學生是否被取錄有關嗎﹖全職媽媽是否較有優勢﹖
陳校長說﹕「這些完全無關,全職媽媽也不會有優勢。」
她建議雙職父母,最基本是先給孩子的照顧者充足指引,提供足夠的照顧。她說﹕「我聽過有小朋友回家數小時,直至父母回來,還未換校服,又怎能再要求父母給他們學業指導與幫助﹖」下班後無論多累,亦應最少花數分鐘跟孩子傾談,包括了解學校生活,並給孩子指導功課。若孩子有不懂的地方,應了解原因,有需要時跟老師商量。
「計分制,兄在學,弟佔優」
問﹕若哥哥能入讀聖保羅書院小學,弟弟將來能入讀的機會有多高﹖
由於聖保羅書院小學設計分制,故有兄長在學,弟弟就算對答水準一般,亦佔優勢。但陳校長說﹕「若弟弟面見時不合作、不瞅不睬,我們亦未必會在第一輪給他學位。」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