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日, 1月 24, 2010

小一統一派位選校技巧

二○一○年度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統一派位階段現已展開,所有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獲分配學位的申請人,將會收到教育局函件,通知家長於一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,攜同選校通知書及香港身份證,前往指定的統一派位中心,辦理統一派位選校手續。統一派位結果將於二○一○年六月五日公布。

家長在統一派位選校時,可留意以下地方:

統一派位學額的10%是不受學校網限制的,家長可填選一至三所位於任何校網(包括兒童住址所屬學校網)的學校;餘下90%的統一派位學額是受校網限制的,家長應依照其意願,將住址所屬學校網內的學校,填入選擇學校表格內。

電腦在派位過程中,會按次序考慮家長填選的學校,但當所選學校的學額已全部派出時,子女便可能會被分配到未有填選的學校就讀。故此,家長在填寫住址所屬學校網內的學校選擇時,應儘量把所屬學校網內所有的學校,依照意願排列先後次序,填寫在表格上。

家長選擇學校時,不要單看學校名氣,應該按子女的特質去選擇合適的學校,這樣才能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。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個性、能力和潛質,每所學校亦有其特色;事實上,各區均有不少校風優良、教學出色的學校,這些學校都是上好的選擇。

家長不妨實地視察各學校,觀察學校的環境設施,體會學校的校風,,進一步了解學校詳情及所屬校網的選校命中機會率。

From 教搜記
 

星期五, 1月 22, 2010

兩歲孩子突變麻煩兒

近日經常聽到身邊的媽媽朋友投訴,說兒子兩歲後變得很曳,經常無故做出打人、推人甚至咬人等行為,令她們煩惱不堪。專家指,兒童發展到這階段稱為「Terrible 2」,特徵是自我中心和好奇心都較強,家 長可用約法三章的方法,來緩解孩子常發脾氣的問題。

臨牀心理學家葉妙妍表示,兩歲兒童已可活動自如,且好奇心大,喜歡探索環境事物而不願意受管束。但由於未懂分辨事情的危險性,亦未能理解別人的感受,當他們要做某些事情卻受到阻止時,便會容易發脾氣。亦因情緒不懂發洩,於是做出打人、咬人等行為。

打人因不懂發洩情緒

葉妙妍建議,家長可事先跟孩子約法三章,例如規定「在港鐵不可亂跑,否則取消到公園玩」,「最緊要是賞罰分明,表現有改善的話應予以稱讚,但若犯規,就要加以懲罰。」不過她提醒家長不應以打鬧方式作懲戒,相反應讓孩子在房間一角靜思己過,其間任何人都不予理睬,到情緒穩定後再作解釋和教導。
她又補充指,身體不適,生活習慣被打亂,遷居等因素也會容易導致孩子發脾氣,家長要弄清楚孩子鬧情緒原因,方能對症下藥。

星期日, 1月 17, 2010

親子閱讀小貼士

孩子的閱讀習慣宜從小培養,家長在當中起著關鍵作用,以下是一些貼士:

孩子出生後,多跟他們說話,讓他們多接收,多聆聽,父母跟孩子說話時,也要積極及溫柔地給予回應。

孩子到了一、兩歲,父母可引領他們認識「書本」是怎樣的,並安排時間每天跟孩子一起閱讀,持之以恆。

給孩子一張屬於他自己、專供學習用的書桌,讓他們有自己的閱讀空間。

父母以身作則,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,對孩子有良好的示範作用。

多跟孩子一起讀故事書,讓他們感受閱讀的樂趣,擴闊生活經驗。

選擇圖畫書和句式重複的故事書,讓孩子較容易猜到情節的發展,有助理解故事的內容。

閱讀後與孩子討論故事中的內容,表達雙方的感受和看法,加強親子溝通。

跟孩子朗讀故事,讓他們多接觸書面語。

用不同的形式把讀過的故事表達出來,例如用口語複述、畫圖畫。

多帶孩子到書店及圖書館,與大量書本作近距離接觸,讓孩子可隨手翻閱喜愛的圖書。

星期二, 1月 12, 2010

不強調競爭的教育

不強調競爭的教育(一)及(二) (AM730專欄作家葉頌昇)

(一)

在H1N1的假期中,家長信天翁在寄來恐龍的功課中,附了一份來自《公教報》對芬蘭教育成功的評論文章,引來我這個本來對北歐教育有著好奇而欣賞的教育工作者的注目。後來在書店找到由陳之華著的《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》的書,令我對芬蘭教育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之餘,更找到自然學校在教育理念的堅持上,和異地教育的信念和價值,有不謀而合的地方,及值得參考的地方。

在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(OECD)的調查中,芬蘭已不只一次登上最佳學校教育冠軍的寶座。2003年,在受調查的四十一個國家的中學生中,芬蘭學生的閱讀、邏輯、數學與自然科學能力,都是一流。芬籣教育改革的成就,重點不在於爭朝夕,也不鼓勵孩子做無謂競爭,強調互助合作,這更是社會主流價值取向,這跟香港無時無刻都在強調競爭,汰弱留強的精英主義有很大的分別。芬蘭教師把注意力放在教導孩子擁有足夠的能力,在人生適當和必要的時候,與他人互相合作並自我保護。只有當每個學生都能在學校學會了應學習的東西,競爭力便自然產生了,反而不是因為你是從某某中學、某某大學、某某科系畢業而來的。故此,芬蘭從小學、中學到大學的差距不大,家長根本不必擔心孩子進了不好的學校。

在台灣,法例規定一般中小學校是不能以能力分班的,即沒有所謂的精英班。香港學校不單可以按能力分班,而且政府主動進行能力分校,即是全校中學分成三個組別,結果造就菁英主義,家長爭先入讀名校小學,為的是能入讀第一組別中學,加上傳媒爭相報道成績優異的學生......孩子自小在競爭的環境長大,習慣要贏過別人、以分數論高下。

(二)

芬蘭相信教育是給每一個孩子的,當資源過份集中在少數的精英分子,反而令他們看不到公義,看不到基層市民的貢獻,當權力集中他們手中,更有可能會變得操縱和腐敗。芬蘭教育強調學生之間多合作,讓孩子自小看到人人不同,互相尊重;過度競爭只會帶來不必要的內部耗損,孩子不用爭誰是第一,反而學會欣賞能力不同的人,也懂得關顧一時落後的人。

芬蘭學生能在全球的比較中,閱讀、邏輯、數學與自然科學能力脫穎而出,表現一流,相信有賴芬蘭成功的教育改革,而教育改革離不開社會主流價值觀,不獨芬蘭,其實北歐社會都強調公平與公義,連帶教育政策亦帶有公平正義的色彩。

芬蘭某政府官員說:「國會議員不會比廚房阿姨更了不起,議員或部會首長,只不過是有不同領域的專長罷了,大家各司其職、各有所長,互相尊重。」現實世界中的芬蘭,貧富差距低,做醫生官員的工資,不會比做農夫的高很多,所以不管學生選擇何種工作,都不會被人看不起,所以升學不是唯一的選擇,故此在芬蘭選擇職業訓練的學生,超過一半,即使選擇了職業訓練,將來亦有不同升學的途徑。

反觀香港,自九七以後,一步步取消職業訓練技能學校,孩子只能選擇升讀文法中學,而不能繼續升學的孩子,好像注定一生只能從事基層、低薪及工時長的工作,這難道便是和諧社會所具有的社會現實嗎?君不見正生書院只能在傳媒廣泛報道之下,才得到政府的認可?可見特區政府的遠見,只停留於四大支柱、六大產業,走不出經濟掛帥的狹窄目光之中,人才培訓只能停留在「對經濟發展是否有用」的工具理性上。結果只是創造一個「河蟹」社會,官商勾結,貧富懸殊。